登录   |   免费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经典类 > 重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....1637年.
重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....1637年.
2025-08-01 16:33:11 231 ¥1

重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
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(以下简称《局方》)是宋代官修方书的集大成之作,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国家颁布的中药制剂规范。其重刻版本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及近现代,形成了丰富的版本谱系。以下从版本源流、内容特点、重刻历程及现代整理等角度综合解析:


 一、重刻版本系统梳理

1. 宋元时期:初刊与早期重刻

  • 宋代原刻
    初刊于北宋大观年间(1107—1110),原名《和剂局方》,5卷297方;南宋绍兴十八年(1148)改名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经多次增补至10卷788方46。宋版原刻已佚,仅存文献记载。

  • 元代重刻

    • 元建安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:现存最早版本之一,保留南宋增补内容46

    • 元至正高氏日新堂刊本:注重校勘,影响后世明刻本69

2. 明清时期:校勘与普及

  • 明代重刻

    • 叶氏广勤堂本(15世纪):以元本为底本,附许洪《指南总论》3卷(详述药物炮制)47

    • 熊氏种德堂本:新增按语,便于临床应用6

  • 清代官修与丛书本

    • 《四库全书》本(1773—1782):辑入子部医家类,肯定其“立成药规范”的价值,但批评后世拘泥方剂之弊49

    • 《续知不足斋丛书》本(鲍廷博辑):校勘精审,流通较广610

3. 海外传播

  • 日本正保四年本(1647,村上平乐寺):最早和刻本,推动日本汉方医学发展47

  • 享保十五年校刊本(1730,桔亲显等):增补日本医家注释,成为江户时代医塾教材610


 二、现代整理与学术研究

  1. 点校与注释本

    • 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:首部现代整理本,以元郑天泽本为底本,删繁就简610

    • 2023年刘景源点校本(人民卫生出版社):

      • 以明广勤堂本为底本,参校《四库》本等10余种版本。

      • 新增方剂索引、药物基原考辨及临床按语(如六和汤治暑湿、华盖散治风寒袭肺)108

  2. 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
    国家药监局2025年发布《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》,收录《局方》43首方剂(如华盖散、六和汤):

    • 剂量折算:依宋代1两≈41.3g标准(如华盖散每服8.26g)28

    • 炮制规范:明确炙桑白皮、炒甘草等工艺,衔接《中国药典》标准28


⚖️ 三、重刻动因与核心价值

1. 重刻动因

  • 文献保存:宋版亡佚后,元明重刻避免学术断层69

  • 临床需求:方剂如藿香正气散、逍遥散等至今为成方典范,重刻推动标准化应用47

  • 学术争鸣:朱丹溪《局方发挥》批判其“拘方治病”,重刻促发后世对辨证论治的反思49

2. 核心价值

  • 首部国家成药规范:载方788首,详述炮制、制剂(如至宝丹制法),比欧美官方药典早600余年13

  • 推动成药普及:“医者据证检方,患者寻赎丸散”的模式,奠定中成药产业基础49


 四、历代重刻版本对比表

时期 版本 特点 现存机构/来源
元代 郑天泽宗文书堂本 最早存世本,保留南宋增补内容 中国国家图书馆6
明代 叶氏广勤堂本 附《指南总论》,详释炮制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7
清代 《四库全书》本 官方校订,批判性收录 文渊阁藏本6
日本江户 正保四年村上平乐寺本 首部和刻本,推动日本汉方 京都大学图书馆10
现代 刘景源点校本(2023) 增临床按语、方剂索引 人民卫生出版社10

 结语:重刻意义与当代启示

《局方》的重刻史,是一部中医药标准化与临床实用性的演进史:

  • 版本价值:元明重刻保存文献原貌,清校勘促学术反思,现代点校桥接古今应用。

  • 学术生命力:788方中200余首沿用至今(如四物汤、二陈汤),印证“经典名方”的临床基石地位48

  • 文化传承:从汴梁“卖药所”到全球汉方,《局方》的重刻既是医学遗产的延续,更是东方药政智慧的千年回响。

下载地址购买可见

我用夸克网盘给你分享了「重刻太平惠民和剂...637年.pdf」,点击链接或复制整段内容,打开「夸克APP」即可获取。
/~152437cXZH~:/

扫码免登录支付
本文章为付费文章,是否支付1元后完整阅读?

如果您已购买过该文章,[登录帐号]后即可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