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刻宋本《伤寒论》”特指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年)赵开美以摹刻方式复制的北宋小字本《伤寒论》,此版本因高度还原宋版原貌而被誉为“伤寒论版本之冠”。以下是其核心要点及现代整理情况:
一、版本源流与特点
-
底本来源
-
赵开美以北宋元祐三年(1088年)小字监本《伤寒论》为底本,通过摹刻(依原样勾描刻板)方式复刻,收录于《仲景全书》中。北宋原刻已佚,赵本成为现存最接近宋版原貌的传本358。
-
内容结构:全书十卷二十二篇,包括辨脉法、伤寒例、六经病证治(太阳至厥阴)、霍乱及汗吐下诸治法,共载方113首,用药82种468。
-
-
版本价值
-
文本保真:完整保留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校订本内容,包括后世争议的《辨脉法》《伤寒例》等篇,未作删改8。
-
版式还原:字体、行款、墨色均仿宋版,版心刻“宋板”及刻工姓名,为版本鉴定重要依据89。
-
-
存世现状
赵开美原刻本全球仅存5-6部,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、台北故宫博物院(藏本为钱超尘校注底本)及日本官库139。
二、重要影刻与影印本
-
明清影刻本
-
日本安政本(1856年):丹波晓湖据赵开美本覆刻,后由上海中医书局1931年影印(连史纸四册),附丹波元坚序跋9。
-
士礼居影宋本:清黄丕烈以影宋方式刊刻《伤寒总病论》(庞安时著),属宋代伤寒学派旁支,非仲景原著210。
-
-
现代影印校注本
-
钱超尘校注本(2020):以台北故宫藏赵开美本为底本,正误溯源,附宋本书影及文献考据37。
-
刘渡舟校注本:保留赵本全文,增设“提要”“按语”“校勘”三层次注释,为学界权威读本8。
-
⚖️
三、与其他版本的对比
版本类型 | 代表版本 | 特点 | 与赵本差异 |
---|---|---|---|
唐本 | 《千金翼方》卷九、十 | 无《辨脉法》《伤寒例》,条文简略 | 内容少1/3,六经排序不同57 |
成本(金元) | 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 | 首部全文注本,删“伤寒例”篇 | 文本经注释重构,非白文46 |
桂林古本(清) | 左盛德藏抄本 | 合《伤寒》《金匮》为16卷,增杂病内容 | 真伪存疑,非宋本系统5 |
康平本(日) | 丹波雅忠1060年抄本 | 条文分顶格、低格排版,疑为早期未整理稿 | 结构异于宋本5 |
四、学术价值与争议
-
版本学意义:赵本终结了王叔和以来800年传本歧出局面,确立官方定本地位8。
-
争议焦点:
-
部分注家(如陆渊雷)认为《辨脉法》《伤寒例》非仲景原文,主张删节;
-
赵本坚持全貌保留,为研究唐宋伤寒学流变提供完整材料84。
-
结语:影刻宋本的当代意义
赵开美影宋本《伤寒论》是衔接北宋官版与现代研究的核心媒介,其摹刻技艺堪称古籍复刻典范。今日研习者可通过钱超尘、刘渡舟校注本,直面宋版原貌,亦能借安政本影印品感受江户东传脉络。读此书者,当知“白文不白”——字里行间,皆是千年医脉薪传之光 。
下载链接购买可见我用夸克网盘给你分享了「影刻宋本傷寒論 ...309).pdf」,点击链接或复制整段内容,打开「夸克APP」即可获取。
/~c96c37cxVa~:/链接: